侧边栏壁纸
博主头像
why

一个主要敲代码,经常怼文章,偶尔拍视频的成都人。

  • 累计撰写 197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11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117 条评论

卧槽,这年轻人。

why
why
2021-03-13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1,173 阅读 / 3,030 字
温馨提示:
关注公众号why技术,第一时间接收最新文章。

周末了,休息休息,来聊点技术之外的东西。

哪一刻,你发现年轻人正在悄悄改变社会?

前几天,在知乎看到了这个话题。

而这个话题下面有这样的一个回答。竟然让我感动到不能自已。

那个回答是这样说的。

1

你有没有想过有许多人无法和医生正常沟通,而没办法好好「看个病」?——因为不会普通话,就算到了医院里,也只剩盲目和无助。就差「临门一脚」了,却错过了治疗的黄金时间。

这样的事情,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里曾经发生过很多次。地处成都的华西医院,全国排名第二,医院体量、接诊人数、服务区域都大得惊人。不夸张地说,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怀抱着「最后的希望」的患者和家属。

许多人从偏远地区来,普通话并不是普及地那么到位。费尽千辛万苦却因为文字、语言都不同没法完成就诊。

说到这里,是不是觉得还挺无奈的?

但是,四川大学的一些藏族大学生注意到了这个现象,自发组成了志愿者服务团队,帮助患者和医生沟通。一开始,患者和家属不知道学生们要干什么,都有点防备。但同学们慢慢沟通,真诚交流,用行动来证明自己。

等到藏族同胞接受了这些队伍,需求一下就暴增。学生人数不足,为了兼顾学业和志愿活动好些人常常一忙就是从早到晚。没有收入、没有鼓励,支持自己的就是「帮别人一下」。

从最初沟通医生和病人,到后来陪着家属取钱、付费、找旅馆……几乎是全程陪着。信任就这样一点点建立。后来甚至有病人专程带礼物给同学们表示答谢。

好消息是,不久后医院和学校注意到了这支队伍,也帮助学生们建设。培训上岗,也保证志愿活动规范、安全地进行。以前是私下宣传,现在是正式招募了。

藏语也有不同的方言。虽然都是「藏族」,但学生们也不一定能听懂。人数多了,能服务的不同方言也多了。

消息传开,成都好几所高校的藏族同学也加入进来,千人的队伍在成都的各大医院里默默做着志愿活动。

噢对了,这支队伍叫「解语花」。

2

四川大学华西医院,在中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常年位居第二位。

在四川,或者西南片区,流传着一句话:华西医院就是病人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。

而西南片区除了我们常说的云贵川之外,还有重庆直辖市,西藏自治区。

其中,西藏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。

因为其他地区的人之间,就算不说普通话,大多都能听的七七八八。

但是藏区不一样。

藏语完全是另外一个体系了,所以很难听明白他们在说什么。

于是这个事情,放到医患之间就是一个非常尴尬且棘手的问题。

所以,「解语花」诞生了。

而看到这个回答的时候我也想到起我还真的遇见过这事。

因为我之前去过好几次华西医院西藏成办分院,里面就诊的就有很多的藏族同胞。

我去做胃镜的时候,排在我前面的就是一个来自拉萨的老爷爷。

很明显,他和护士之间的交流,并不顺利。

当时我并没有在意,也没有多想。

现在想起来,一个从拉萨远道而来的,看病求医的老人,因为语言不通导致看病困难,是一件多么无助的事情啊。

这事为什么触动到我,然后激发了我表达的欲望呢?

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吧。

3

有一年冬天,我去色达,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。

是一个修行圣地,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:五明佛学院。

在那边修行生活的人绝大部分都是藏族同胞。

有一天早上,我还在青旅里面休息。有人过来敲门。

我去开门之后,发现是一位藏族老人。

他嘴里说着一些我完全听不懂的话,即使加上了很多肢体语言,我也只是大概的明白,他好像有事情需要找我帮忙。

于是我跟着他来到了顶楼的一个小房间。

那个房间即使在大白天的情况下,也非常的昏暗。

进去之后我发现还有另外两个老人靠着墙角坐着,拿着随身携带的小刀在从一大块煮熟的骨头上切肉吃。

其中一位老人看到我后,站了起来,并用小刀从骨头上切了一块肉给我。

说了几句话我没听懂,但是肢体语言我懂了,请我尝一下的意思。

我吃出来了,是牛肉的味道。

带我上楼的老人边说话边指着电灯泡,按着开关,并没有亮。

然后手上拿着手机,要递给我看,但是我没有接过他的手机。

因为语言的不同,所以我完全是懵的,只感觉到了他们似乎有求于我,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事情。

我只能猜测到:他们的房间灯不亮,需要帮忙看看为什么灯不亮。

于是我果断的下了一个定论:他们这一层楼停电了。

我试图手舞足蹈的告诉他们,因为没电了,所以灯不亮。

但是努力了几分钟,好像完全没有传递出这个意思。

于是我放弃了,决定去找老板和他们沟通。

但是“我去找老板来”的这个意思,我就更加传递不出来了。

我想着找老板来给他们说。

但是巧就巧在,我去的时候是淡季,下楼去找老板的时候,发现都不在店里。

于是我也就没有返回去找他们。

也许在他们看来,我就是上来看了一眼,吃了一口牛肉,然后不知道说些了什么,没帮上任何忙,就走了。

之后,我出门玩去了,然后竟然忘记这事了。

等我想起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。于是我给老板说了这件事。

老板说,顶楼的电路昨天出问题了,那个老人的手机没电了,他就是想找个地方充电而已。

那一刻,我才恍然大悟。

原来,他知道是没电了,他只是想给手机充电而已。

如果我当时知道了他的需求,我完全可以带他去一楼的公共区域找个插线板充电,我甚至可以把充电宝借给他充电。

可惜,我听不懂。

所以,对于这位藏族老人,我心怀愧疚。

语言不通,去寻求帮助的时候,真的很困难。

所以,我觉得这个「解语花」这个组织真的非常的棒。

放到华西医院的这个场景下,「解语花」就是让部分藏族同胞抓住最后一根稻草的那一支手。

4

回到知乎的这个问题:哪一刻,你发现年轻人正在悄悄改变社会?

我想起了一个人,他叫刘秀祥,1988 年生人,出生于一个极度贫穷的农村家庭。四岁那年,父亲病故。母亲精神受到重创,从此,精神失常,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,生活不能自理。

虽然命运已经如此不堪,但是他坚信读书改变命运的观念。

奋发读书,成功考取了大学。

2008年秋天,刘秀祥毅然带着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母亲来到了大学。

随着刘秀祥“孝子千里背疯娘上大学”的故事经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后,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。

但是他并没有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救助,而是一边勤工俭学,一边照顾自己的母亲。

故事到这里,就已经是这个非常励志的年轻人的故事了。

但是,我没想到的是,这才仅仅是前序而已。

毕业之后,有一家北京的公司,给他抛出了橄榄枝,开出了年薪 55 万的工作。但是他毅然决然的推辞了。

他心里明白,这钱不是他的能力带给他的,而是他背后的故事。

最终他选择回到了小乡村当一个人民教师,现在已经是一所学校的副校长。

从苦难中来,再回到苦难中去改变它。

他想用他自己的故事,告诉他的学生们:我能走出去,大家也一定能走出去。

这是何等的伟大。

这个年轻人,正在用自己的身体力行,去改变着这个社会。

他做的一切都好像和这个社会上正在发生的大多数事情都不一样。

贫困的故事被报道之后,就可以接受捐助。

公司发来善意的工作要求,就应该接受。

这个社会好像就是这样在运转着,而且并没有什么过错。

大家都适应了这样运转。

但是他的故事仿佛就是在说一句话:

老子不是来适应社会的,老子是来改变社会的。

5

最后,我们一起来重温一下梁启超先生的《少年中国说》。

故今日之责任,不在他人,而全在我少年。少年智则国智,少年富则国富,少年强则国强,少年独立则国独立,少年自由则国自由,少年进步则国进步,少年胜于欧洲,则国胜于欧洲,少年雄于地球,则国雄于地球。

红日初升,其道大光;河出伏流,一泻汪洋;潜龙腾渊,鳞爪飞扬;乳虎啸谷,百兽震惶;鹰隼试翼,风尘翕张;奇花初胎,矞矞皇皇;干将发硎,有作其芒;天戴其苍,地履其黄;纵有千古,横有八荒;前途似海,来日方长。

美哉,我少年中国,与天不老!壮哉,我中国少年,与国无疆!

0
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