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
今天在网上看到了这样的一张表格。
说真的,这张表格戳到了我。或者说,这张表格背后的问题戳到了我:
你是要大城床还是要小城房?
也许这个问题放在几年前,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,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大城房,并留下一句豪言壮语:我才不要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呢。
是啊,“一眼望到头”这个词被多少血气方刚的、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用过,他们常常说完之后,就一头扎进物欲横流的大城市中。
开始起起伏伏、努力奋斗、快速奔跑,一年又一年的熬着。
我曾经就是其中的一员。
在北京的时候我在新宫住了一年,早高峰坐地铁,一次只能上几个人。而且我会觉得很神奇,明明都已经满了,为什么还能挤上去几个人呢?
有一天,我发现我只要站的比较靠前,地铁门开了,就算我觉得挤不进去,后面的人群也拼命往前挤,然后就会把我推上去。
我开始觉得这样被推着走的感觉真好。
又有一天,我觉得太挤了真的不可能挤进去了,我想我就不进去了吧。
但是我发现我控制不了自己的脚步,我是被人流裹挟着往前推进。
我想不走都不行,想停下都不行。
说真的,那一刻,我是抗拒的,是想逃离的。
但是能去哪里呢?
突然冒出的念头是:回到小城的房里,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。
但是晚上回家,躺在大城床上细细思量,又觉得:就这么走了,会不会有一点点不甘心啊?
到底是什么不甘心呢?
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
于是日子就在这样的反复思考中悄悄溜走了。
等真的到了要离开的那一天,内心只有千般万般的不舍。细细想来,自己真的尽力了,也没有什么不甘心的了。
至少,我来曾经想来的地方看过、待过、努力过。
只是偶尔心中还是会泛起涟漪,毕竟看见过星辰大海之后,再也无法假装没有见过。
比如,此时此刻。
2
这个问题放到现在,与我而言,已经是非常具化了。
大城床无非就是北京嘛,而小城房无非就是成都嘛。
我会选择小城房。
原因很简单啊,因为现在大城床和小城房我都体验过了。
相比之下,此时的我,更加喜欢小城房,因为这里让我更加有归属感,更加有生活感。
甚至现在回想起漂泊的那几年会觉得有点不真实的感觉,像一场梦一样。
假设你现在问我:还想去北京吗?
如果当年没去北京,而是直接留在了成都,我现在的回答肯定是不想去。但是这个不想是因为不敢。
而现在是即使有机会,也真的不想去了。
不想,和不敢的差距还是很大的。
当然了,我其实算是很幸运的,因为我的小城,在别人眼里也许就是他的大城。
而大多数人的小城,也许才是题目中说到的那个回去之后,一身才艺无处施展的小城。
而这一部分人,对于这个问题的选择才会难以定夺,因为任何一个选择都会极大程度上的改变人生轨迹。
而有一部分选择了大城床的人会轻视甚至会批判选择了小城房的人。
其实在这个选择中,没有任何对错之分。每个人的人生追求都不一样。
你说在该奋斗的年纪就不该选择安逸,那么就去大城床看看,去触摸一下它真实的样子。偶尔想象一下,如果自己当时选择了小城房会是怎样的。
你说我就喜欢平淡熟悉的生活,和朋友家人呆在一起就是我向往的事情,那么就留在小城房里享受生活。偶尔感叹一下,如果自己当时选择了大城床一定是另外的一番风景。
这不就是经典的围城吗?
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,城外的人想冲进去。
只是有一部分人很幸运,城里城外都待过而已。
3
讲个故事吧。
我有一个特别好的朋友,他大学刚刚毕业的时候,一心想着投入到工作中去,也想着去北京,施展拳脚。
于是他打电话给我,问我一些关于北京、关于工作上的事情,挂电话的时候他说:到时候我们在北京见啊。
没过几天,我接到了他妈妈的电话,电话里面说:你能不能帮我劝劝他,我想让他考公务员。但是他就是不听。公务员多好啊。你说去北京辛辛苦苦工作一辈子,也买不起一套房呀。
我的原话是:阿姨,可能是他不想过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头的日子吧。
阿姨叹了一口气,说:哎,你的话和他说的差不多,你们还年轻,等你们长大了,就会发现,这样的生活其实挺好的。
后来,我没有劝他,他也没有来北京,转而去了深圳,他说他更加喜欢南方,有个亲戚在那边。
再后来,隔了差不多一年有余的时间吧,有一天晚上下班之后,我打开手机,看到我们几个好朋友的微信小群里面的聊天记录。
他说:我都回成都一段时间了,我现在在准备考公务员呢。要不了多久就要考试了。
看到这句话的时候,我本来想打电话给他,问他是怎么想的。后来又打消了这个念头。
在微信群里面,引用了他的话,然后说:哈哈哈...
其实那个时候,我真的在北京冬天的街头,寒风呼呼的刮,我在走往地铁站的路上,拿着手机,傻笑着。
我大概知道他是怎么想的,我想你大概也知道。
不就是初入社会,被毒打一顿,然后走向了当时没走的那条路嘛。
关于选择没有对错,最好的情况是城里城外都待一下,你就知道,你到底想要什么了。
4
回到最开始的那张表格里,其实我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的是提问者内心更倾向于北京。
毕竟哪个 24 岁血气方刚、充满想象的年轻人,能拒绝“无限的可能”呢?
但是如果让我选,我会选被他淘汰的 JD。
因为我北上的目标非常明确,从来没有想过留下来,一心只是想搞钱。
而这也是大多数人的真实写照,挣着一线城市的工资,还着二线城市的房贷。
最后,表明一下态度:我是一个倾向于大城床的人。
但是总有一天,我会明白:我只是平凡的大多数而已,一个奋斗的平凡人,挺好。
而在那一天之后,我会变成一个倾向于小城房的人。
境随心转。
到结尾了,借用一下《奇葩说》辩手,马薇薇的辩词吧,她是选择大城床的人:
你会遇到一种东西,叫未知。
你不知道你会见到什么人。你不知道你会经历过什么事。你不知道你会死在哪个坑里。
但是,你会看到由于你的命运变幻莫测所以这本小说的结尾你永远猜不到,这就是最棒的小说。
你愿意人生是一个一眼望到头的说明书吗?
你愿意你的一生就这样安逸地过吗?
它是幸福,可它绝对不是精彩。各位美少女,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,谢谢各位。
所以,你的选择是什么呢?
评论区